1. 首页
  2. 新闻资讯
  3. 动态信息

杭州机场实现远机位轮挡时间自动采集

2020-04-22

4月20日,信导部与机务公司、飞行区经过几个月的硬件及数据调试,运用电子轮挡技术成功实现上下轮挡时间的自动化采集。  

机务人员使用电子轮档进行保障作业

轮挡时间是航班地面保障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节点,是决策航班正常性的关键指标。杭州机场廊桥机位使用泊位引导系统实现轮挡时间的自动采集,而远机位轮档时间尚只能采用原始方式,需要机务现场通过对讲机呼叫调度填报,工作效率不高且航班高峰时段数据会有延迟。

A-CDM系统自动获取撤轮档时间

机务人员在705、706两个远机位开展试点,使用特制橡胶轮档(内含RFID信号收发器和4G专网芯片)放置于飞行器前轮止停线后,RFID信号收发器触发获取机位标签信息,形成初始轮档时间,再通过4G专网将信息传至后台软件与机场协同决策A-CDM系统融合,完成航班号、机号、机型和机位号等信息关联,生成完整的轮档时间。目前,机务已就电子轮挡的使用摸索出一套标准流程,杭州机场705、706机位的轮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显著提高。

电子轮挡工作步骤示意图

该项目是杭州机场智慧化创新基金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航班实时保障数据的一次试验,也是对民航局《机场协同决策(A-CDM)实施规范》中加强机场数据采集自动化要求的积极响应。下一步,信导部将继续推广生产服务数据自动化采集的应用,助力智慧机场建设。(蒋贞 周得博 文   王磊 宋海月 图)